12月3日,财税与公共管理学院线上举办博士生“学术论坛”。2019级财政学、公共经济与管理专业12名博士生分两组对研究成果进行了汇报交流。第一组(财政学)由博士生导师、首席教授匡小平主持,周伟副教授,徐文芸讲师担任点评专家,第二组(公共经济与管理)由欧阳静教授、王梦颖博士担任点评专家,学院各专业博士、硕士研究生230余人参加。
在第一组的分享中,陈恒博士以“税收与税源背离对地区财力均衡影响研究”为主题,在相关理论基础上分析财力现状和税收与税源背离现状,并通过实证分析得出税收政策效应方面的结论。安欣博士按照研究背景、研究思路、理论基础、模型构建及问卷设计的写作逻辑,分享了论文“纳税人对税收营商环境满意度的优化研究”的基本内容,详细阐述了ACSI模型、问卷设计体系及预调查过程。潘楠从研究背景引入“企业所得税率对社会保险缴费遵从的影响”,从主观和客观两方面分析社保缴费问题,并从文献回顾和理论分析中得到研究结论。汪鼎博士以“财政压力、省以下政府策略选择与财政支出结构”为分享主题,从研究起点出发,进行历史总结,得出未来走向的控支逻辑,并以现实特征为基础,在基准回归中获得研究启示。徐佳佳博士分享了“美国支持制造业企业数字化转型的财政政策研究”,从背景、方法、内容、结论和启示等多方面分析了美国支持制造业企业数字化转型的财政政策。唐小明博士根据论文“减税降费与中小制造业企业全要素生产率:门槛效应与异质性分析”,从研究背景切入,重点阐述了TFP测算结果和研究结论。
在第二组的分享中,张欣艳博士分享了论文“政府采购、企业创新与产业结构升级”的研究背景、主要内容、内在机制、研究方法、研究结论,阐释了政府采购与产业升级的关系,并针对我国政府采购提出合理化建议。张艳丽博士从问题的提出、文献梳理、公共服务成本综合评价、均等化的转移支付实证评估、结论与建议五个方面分享了论文“成本视角下均等化的转移支付研究——以广东省为例”。蓝玉娇博士根据论文“精准脱贫的可持续性:一个概念性分析框架”,介绍了精准脱贫可持续性的问题提出、研究现状、内涵阐释、表现特征、影响因素及路径选择,认为精准脱贫不仅是经济问题,还涉及社会、生态、文化、能力、整体性与发展性的多层面考量。许波博士分享了“组织协同、治理下沉与新时代乡村治理的有效性研究”的研究背景及意义、文献评述、研究内容及方法、新时代乡村治理的基本现状、组织协同与新时代乡村治理的实例分析、治理下沉与新时代乡村治理的实例分析、新时代乡村治理有效性的路径选择。李丹妃博士分享了论文“论青年助残公益行动与新时代基层社会治理”,以问题提出和文献回顾为切入点,介绍了青年助残公益行动现状及其在新时代基层社会治理中的作用、新时代基层社会治理中的青年助残公益行动困境,提出了提升青年助残公益行动社会治理效应的实践路径。仇泽国博士分享了论文“完善要素市场化配置,促社保高质量发展”,他通过分析五大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给社会保障发展带来了新机遇,提出了以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为驱动,促进社会保障事业高质量发展的五条具体措施。
匡小平教授、欧阳静教授、周伟副教授、徐文芸老师、王梦颖老师分别对各位博士生的学术论文进行了点评,对论文选题、框架结构、研究方法等给予了肯定,对论文内容的进一步完善提出了修改意见。在点评中,欧阳静教授强调,论文研究及写作要明确问题意识,无论采用何种研究方法,始终要明确研究方法仅是为研究问题服务的工具,清晰的问题意识才是研究成功的关键。
匡小平教授对分享会进行了总结。他指出,专家们的建议有助于同学们进一步完善研究成果、提升研究能力。同时指出,如何充分利用有限的时间,写出高质量的论文,是一种能力,更是一个挑战,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探索、积累。(图文/财税与公共管理学院 钟蕾 吴帅 编辑/邓涛 审核/姜莹 赵旻 李大晖)